艺术创作一直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最高级形式,一直以来,人们认为只有人类的智慧才能创作出艺术作品,这也是机器无法替代的地方。但近些年来,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对艺术创作产生了一些微妙的影响。
“你还认为人工智能只能解决简单的逻辑工作?”这一次AI瞄准了那些“高高在上”的脑力劳动者。他们是否会像100多年前,被机器取代的诸多体力劳动者一样?也终将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呢?
从可以轻松战胜人类顶级围棋手的“阿尔法狗”;到在地震后22秒即进行新闻报道的人工智能编辑;传闻阿里巴巴人工智能系统软件“鲁班”一秒可以创作8000张人类设计师水准的banner;机器人写诗软件“编诗姬”迄今为止已经创作出超过250000首诗词……
人类在棋艺、写作、绘画、设计等艺术创作方面节节败退,但是人工智能似乎还没有停下他进攻的脚步,这一次他又进入了更为复杂的音乐领域。
央视音乐频道《渴望现场》通过为节目定制研发的智能评分机器人“小渴”首次从音准、音域、调性、节奏、语感、乐感六个维度对选手进行客观评断。“小渴”通过采集到的声音案例,可以准确客观地对选手表现做出评析。
与传统“KTV打分系统”打分不同的是,“小渴”通过海量基础实例分析和学习形成的评判系统,并且随着样本量的扩大而自主学习、更新和提升,从而做到科学评分。
人民日报盛赞AI评分员
“小渴”可以从更加公正、客观的角度对演唱者的歌声进行评判,这种公正可以摈弃掉一些不必要的人为因素,让音乐回归初心和本源,同时也赚足看客的眼球。
相较于传统的综艺形式,人工智能更有表现力,他将成为拉动综艺发展的新引擎。推陈出新的表现形式,给了观众更具冲击的科技感。于是,AI音乐出现了。
AI音乐是指利用人工智能创作音乐。它可以学习知名作曲家的作品风格,创作出与所提供作曲家作品风格相近的乐曲。正如在其他领域运用科技一样,AI的加入能够大大提高创作效率,并协助人类进行创作上的突破。
人工智能的发展,时至今日已取得很大突破,在很多领域中人类的顶级精英都谨慎正视他的存在。相信AI音乐在不久的未来将凭借他三大逆天能力称霸市场。
AI音乐的三大逆天功能
识别乐曲:音乐界里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做“绝对音感”,指的是在听到某种声音的瞬间,就知道这种声音名称的能力。举世皆知,贝多芬就是拥有绝对音感的天才作曲家。而在具备绝对音感的智能机器人面前,恐怕贝多芬在世也要略逊一筹。
自动编曲:音乐机器人可以根据你选择的一种风格,再简单的设定需要的乐器数量,它就会根据其他声部自动生成一个鼓轨道,犹如在马林巴琴上演奏和声和和弦,而且质量极好。只要预先给它提供不同的“基调”,它就会创造出自己的概念,并编写出自己的作品。
即兴演奏:音乐机器人的音乐质量的飞跃在于它在使用深度学习,当我们提供了数量庞大的歌曲,从莫扎特到披头士,到Lady Gaga,再到迈尔斯·戴维斯,还有超过数百万的主题等,他每次则会根据需要产生不同的东西——这是人类无法做到的。
说了这么多AI音乐家的理论知识,当然要给大家推荐一位AI音乐家给大家认识。
Aiva 的发明者 Pierre Barreau 是一个法国计算机科学家,碰巧他也是个音乐作曲家。有天他看了科幻爱情片《她》(Her),影片中的AI创作了一首音乐,受此启发他决定创造一个能够谱曲的AI。
Pierre 在一个艺术家家庭长大,大学时攻读计算机科学,但是他对计算机和音乐两个领域都充满了浓厚的兴趣,因此他觉得让AI去创作音乐是一件自己一定要做的事情。
组建好团队后,Pierre 于2016年2月正式发布了 Aiva,并且创了“她”的首个钢琴独奏曲。受此鼓舞,Pierre 随后让 AI 尝试创作更多类型的曲子。
2016年7月14日,为了庆祝法国国庆节, Aiva 创作出了自“她”出现以来数量最多的曲子,这些曲子全都饱含深情,或壮烈或悲怆。这些曲子最后合并为一张专辑,叫做《Genesis》。
文章开头的曲子就是由Aiva所作,得知这一信息了后是不是觉得更震撼?如果您还不尽兴,那小编再为您献上一曲。
其实无论是作诗、绘画还是作曲,现阶段人工智能艺术创作仍然基于人工输入的数据,所以人工智能创作灵感的源泉其实还是源于人类。
人类文化的核心,在于艺术和娱乐活动是由我们主观创造。艺术价值和创造性,本身就是人类所发明和定义的。
古人受所处环境的启发,开始探索什么是美,如何用不同的载体表达美,艺术之光便随着人类繁衍而生生不息。
不过AI的大幕刚刚拉开不久,我们能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, AI的潜能似乎还没有开发到极致,未来的艺术领域,究竟是人类还是AI更胜一筹?让我们拭目以待!